規劃成功的田園綜合體 可以開啟哪些變現新模式?
田園綜合體,是在超級交通背景下鄉村社區發展起來的新范式,是舊鄉民、新鄉民、新鄉賢共同營造的現代田園理想。武漢建筑設計院發現,一般田園綜合體規劃好了,后期就會集中到運營的綜合效益問題。 田園綜合體還原了農業的本質,我們一起來看看,規劃后的田園綜合體,可以開啟哪些變現新模式? 田園綜合體開啟農業變現新模式 田園綜合體的不同區域有不同的盈利方式。田園風光免費導流區不收費、體驗產品二次消費區主要依托文旅供應鏈盈利、農事活動作業體驗區主要依托農業供應鏈盈利、田園地產增值區主要依托地產供應鏈盈利、社區配套商業消費區主要依托配套金融、醫療、健康、教育、商業供應鏈盈利。 規劃成功的田園綜合體可以實現三次變現,第一次變現是依托自然之力和科技之力實現田園農產品變現; 第二次變現是依托自然之力和創意之力實現田園文化產品和田園旅游產品變現,這一次變現不僅賺了錢,還形成了一個田園社群;第三次變現是依托田園社群建立起來的延伸產業變現。 案例:以美國Fresno農業旅游區為例,這里的規劃設計采取了“綜合服務鎮+農業特色鎮+主題游線”的立體架構,農業特色鎮和主題游線主要是實現第一次變現和第二次變現,綜合服務鎮則實現了第二次變現和第三次變現。 田園綜合體開啟產業集群新模式 粗放式城市化經濟邏輯追求的產業之間的無底線利益,集約式城市化邏輯追求的是“工業集群+休閑產業集群”的利益最大化,鄉土經濟邏輯追求的是“農業集群+休閑產業集群”的利益最大化。所以,田園綜合體更加符合中國農耕社會的文化環境和地理環境,對于中國城市化進程來說,田園綜合體樹立了逆城市化的成功范式。 田園綜合體的出現,能夠讓農業獲得價值延伸,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能夠降低農村產業的風險。還能夠形成農村的鄉紳階層。新鄉紳階層具有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技術能力,為農村轉型提供智力支持。 案例:以成都市都江堰市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為例,該項目將通過田園綜合體建設,形成“農業集群+休閑產業集群”的格局,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集群主要有獼猴桃、水稻、蔬菜、油菜和規?;倒宸N植。農業加工集群主要有獼猴桃商品化處理、氣調保鮮、加工產業等。休閑產業集群主要有 “拾光山丘”“玫瑰花溪谷”“小南?!钡取稗r業+”特色項目。 田園綜合體開啟鄉賢文化新模式 田園綜合體寄托著城里人的鄉土田園夢,卻也寄托著鄉村人的城市化夢想,一群人想要回歸田園,另一群人卻想要賺更多錢走向城市。尤其是在很多落后貧困地區搞田園綜合體,會深刻感受到當地政府和當地居民在思想意識上的局限性,一群懷著田園夢的運營者、游客和新居民,如何與另一群懷著城市夢的舊居民、行政管理者進行商務溝通和利益協調?這當中需要很多現實的溝通技巧,也需要一個價值觀上的相互妥協和磨合。最終才能形成一個可持續的共贏發展模式。 田園綜合體的建設中,還面臨著一個文化重塑的過程,任何一個田園綜合體的開發商,所面對的風景是田園風景,但是所面對的當地居民可能是被異化的中間人(失去了鄉民原本的淳樸,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傳承,在移動媒介的改造下,變成了中間人,既不是純粹的鄉下人,也不是純粹的城里人)。如何讓中間人重拾自己的民俗文化傳承?如何讓中間人重新找回田園心性?這是田園綜合體能夠具備靈魂的關鍵。 未來,中產階級的新田園文化和農民的舊田園文化之間需要找到一種平衡機制。這種平衡機制的建立不依賴于管理運營者,也不依賴于任何商業模式,而是依賴于一種自由和諧的文化開放機制。未來,基于田園綜合體,一定會生成一種全新的鄉賢文化形態。 案例:還是以成都市都江堰市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為例,該項目在開發過程中,堅持把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結合起來,不能讓農民增收的項目就堅決不做。在玫瑰花溪谷項目中,堅持把農民都招聘為員工,并且公司為農民的收入進行保底。這些做法都確保了原著居民與開發者之間的和諧相處,同時也為進一步的文化認同打下了基礎。 田園綜合體開啟城鄉融合發展新模式 從宏觀視角來看,全中國的田園綜合體如果都建設運營到了成熟階段之后,那么,將形成一個田園綜合體的巨大經濟網、地理網、智能網和文化網,每一個田園綜合體都是一個節點,一個個節點聯系起來,就是一個區域性的田園綜合體集群,區域田園綜合體集群與區域城市群連接起來,就形成了區域性的城鄉競爭力。區域性的競爭力再疊加起來,就是整個國家的競爭力。 在這個意義上,許多點狀的田園綜合體構建起來的巨大經濟網、地理網、智能網和文化網是可以改變一個國家命運的。而且,區域田園綜合體集群和區域城市群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產業集群模式和文化集群模式,兩種模式之間可以形成一種平衡,有利于整個宏觀經濟的內部協調。 當然,雖然田園綜合體形成了新的發展模式,但是,在搞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時候,還要具體進行小模式的創新,不能照搬模式。任何一種模式都是提供一個坐標,而在坐標之內,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定位。 武漢建筑設計院在近年田園綜合體項目崛起時,不難發現,由于缺乏專業規劃和前置設計,在很多農業生產為主的地區,即便前期耗費大量資金建成了田園綜合體,其價值也沒有很好地實現,往往不能給農民帶來最大利益,甚至有些地方的農業賺不到錢,項目擱置。武漢建筑設計院認為,在規劃中還是應靈活轉變思維,即便開始投產,還需要根據運營情況進行更多微小的創新,才能讓田園綜合體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量。
規劃設計類熱門文章
- 華中天創解讀:如何解決鄉村旅游用地痛點?
- 文旅規劃新業態 森林康養小鎮項目設計要點
- 中國傳統園林景觀設計有什么特點?
- 農村土地新規劃 發展休閑農業可用土地有哪些?
- 休閑農業規劃設計 這些土地不能亂用!
- 銀川休閑農業發展怎么樣?華中天創與您分享
- 國務院新規:閑置宅基地可入市 會有多大影響?
- 建筑設計中的風水學知識,漲知識!
- 圖書館設計方案怎么做?這些圖書館設計給你參考
- 4月1日實施!這本新標準將影響建筑設計、施工及造價!
旅游規劃設計最新新聞動態
- 三皮說文旅:鄉村旅游發展,這三大模式一點要知道!
- 三皮說文旅:怎樣做好鄉村景觀規劃?
- 三皮說文旅:鄉村旅游選址與拿地注意事項
- 三皮說文旅:民宿+,一種新生活場景的營造
- 三皮說文旅:2022年上半年旅游業近乎全軍覆沒
- 三皮說文旅:搞鄉村旅游,農民不能淪為看客
- 三皮說文旅:為何說鄉村民宿充滿了機遇與陷進
- 三皮說文旅:鄉村振興十大運營模式及案例解析
- 三皮說文旅:多部門聯合發文保障鄉村民宿用地用房
- 三皮說文旅:鄉村旅游規劃設計作用解讀
文旅規劃設計最新行業動態
- 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需要解決的問題
- 創新旅游公益宣傳 燃起心中紅色“火苗”
- 什么是未來鄉村?鄉村規劃和鄉村運營是“美麗鄉村”轉化的關鍵
- 十部門聯合發文:持續深化“互聯網+旅游”,加快建設智慧旅游景 ...
- 農業文化遺產地,優先納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
- 非法占用農用地屢發,最高檢:絕不允許在耕地上建大棚房!
- 節后旅游價格大幅“跳水”, “精明錯峰游”省錢又不堵
- 2020大數據:全國最坑的旅游景區在哪里?它排第一
- 2020國慶假期旅游收入公布,15省份超百億,這省收入居榜首 ...
- 中秋國慶十大最美賞月勝地發布! 景區最大接待量再次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