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小鎮空間的4大構成要素是什么?
文旅小鎮依據地形、交通等因素的影響會呈現團塊狀、條帶狀、組團狀三種不同的外部空間形態。武漢旅游規劃公司專家認為,拿地之后如何進行內部空間劃分布局,匹配商業地產用地及住宿、游覽用地,用合適的空間設計凸顯出小鎮主題,則更為重要。 天創文旅團隊在多年的實踐經驗中,總結出文旅小鎮內部空間設計的四大構成要素。文旅小鎮內部空間設計隨著空間形態、小鎮性質、文化價值、體驗方式、功能布局、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主要體現在空間尺度、功能布局、游線設計、空間肌理。 空間尺度控制是基本,涉及到小鎮整體尺度、核心體驗區尺度及內部街巷尺度。功能布局是用地精明發展的必要條件,涉及到小鎮功能區單元的劃分、組合和排布。游線設計是小鎮旅游體驗的靈魂,需要在游覽節奏、長度、時間、線路和節點等方面進行把控??臻g肌理是不同功能空間相對應的建筑空間組合形態,呈現一定規模和一定組織規律。 一、空間尺度 文旅小鎮空間尺度涉及整體及核心游覽區尺度及街巷尺度兩大部分。 1. 整體及核心游覽區尺度 一般情況下,文旅小鎮整體空間尺度為0.5-1.5km,核心游覽區尺度為0.2-1.0km。 團塊狀小鎮:整體尺度:1-1.5平方公里,核心游覽區尺度:0.5-0.6平方公里 條帶狀小鎮整體尺度:約1平方公里,核心游覽區尺度:0.2-0.3平方公里 組團狀小鎮整體尺度:0.5-1.5平方公里,核心游覽區尺度:0.5-1平方公里 2. 街巷尺度 街巷長度: 街巷寬度: 常規步行街主街道寬度在10-25m,次街道6-10m,特色小吃街2-5m以內 當街巷寬度等于4-5m,與建筑高度比例為1:1,給同行的人較舒適的尺度; 當街道寬度在6-10m,可適當增加短暫停留空間,引導行人進行適度的休閑游憩; 當街道寬度大于10m,可適當增加一些廣場等活動空間,增強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活動之間的互動性。 街巷關系: 街巷高寬比合適選擇范圍為0.5~1.5之間,根據需要靈活變化產生街巷步行空間的節奏感。 主街:高寬比以0.8—1為主,可適度增大或減小。 次街:主要營造生活、親密氛圍的取值在0.4-0.5之間。 節點廣場:空間較為開闊,取值在1-1.5之間。 3. 不同高寬比與視角下的街道: 4. 不同高寬比下的街道空間節奏: 隨著游程時間的增長,依據入口、發展、高潮、結尾四個段落節點的體驗序列呈現不同的街道空間感受。 二、功能布局 文旅小鎮根據其類型和自身特色設置不同的功能區,結合相關案例研究發現,小鎮中商業界面(核心游覽空間)通常居中布置、配套服務界面(觀光、度假、服務等功能)通常兩側布置。 除以上三大功能分區外,小鎮還會根據自身資源、市場需要等對功能區進行延伸或完善,增設旅游地產、延展產業等功能分區,提供分時度假、銷售等服務。 三、游線設計 1. 功能業態是游線節奏的骨架 一般情況,文旅小鎮內部產品及業態分為: ·配套產品:服務、商業、居住配套類 主題觀光產品:主題觀光類 主題輕體驗產品:主題商業、餐飲、娛樂、民宿類 主題沉浸式體驗產品:主題活動類、演藝類、互動博覽類等個性產品 2. 業態布局策略 考慮商業集聚效應,業態會形成大致明顯的分區,一般有以下一些規律: a.業態相對集中,自身形成集聚化吸引; b. 業態空間相對復合,輔助類業態相間,避免消費疲勞; c.主題購物街比較吸引人氣,而且人流流動快,通常位于出入口處; d.主力店或主題沉浸式體驗產品消費停留時間較長,通常位于各個業態分區的最佳位置或動線中段,帶動人流集聚; e.主題餐飲、休閑小吃等中低端消費(旅游剛需)“不挑”位置,可以規劃在稍差一點的位置,不影響后期經營。 3. 功能節奏設計 按照段落分為: 前導:以配套產品、主題觀光產品為主——場景轉換 發展:以主題輕體驗產品為主——吸引人氣 高潮:以主題沉浸式產品為主——聚集人氣 結尾:以主題輕體驗產品為主——配套補充 2. 文化主題是節奏體驗的靈魂 文旅小鎮的核心是文化體驗,一個明確的文化主題有利于游客辨識小鎮形象、運營方進行相關優勢資源的集中配置和深度體驗設計。 2.1主題設計步驟 主題遴選:基于現狀選擇主題 主題拆解:結合主題載體、基地自身特征演繹形成子主題 主題分布:結合地形、功能、游線合理分布各子主題 小鎮主題確定后,通過合適的演繹邏輯,結合主題載體、來拆解為主題—子題的結構呼應相應分區段落,同時依此選取合適的游線設計方法。 2.2主題拆解 根據小鎮主題,可以通過橫向歸納和縱向遞進兩種邏輯進行主題拆解,確定子主題。 2.3主題分布 在子主題確定基礎上,根據每個子主題進行分區設計,呼應分區段落主題,并選取游線設計方法。橫向歸納邏輯最后形成分篇章式游線設計,縱向遞進邏輯形成遞進演繹式游線設計。 3. 游覽線路設計原則 游線設計涉及理想長度、體驗節奏、時間分配和理想時間等方面。遞進演繹式游線設計適配空間帶狀且長度適宜的小鎮形態,分篇章式游線設計適配空間集聚開闊、組團分散或空間帶狀長度過長的小鎮形態。 3.1 遞進演繹式游線設計——起承轉合;分篇章式游線設計——境隨念轉 3.2設計原則 時間控制: 1.5—2小時是游客心理體驗與生理體驗達到均衡的較高水平臨界點; 小于1小時游客認為性價比偏低; 大于2小時游客生理和心理都會產生不適 長度控制: 1.5-2千米是游客體驗的均衡臨界點; 當長度較短在1千米左右,建議選擇遞進演繹式游覽設計,起承轉合,深度體驗; 當長度在1-1.5千米以上時,建議選擇分篇章式游覽設計,境隨念轉,情緒保鮮。 4. 線路、節點設計 4.1 線路設計 結合空間布局模式、游線設計,游線線路基本有三種布局模型,分別是網狀布局、軸線布局、環狀布局。 4.2 節點設計 在平地觀光游覽過程中,300-350米是游客對重要節點距離的容忍度臨界點; 重要節點大于400米則游客容易失去耐心,而重要節點過于密集,則容易出現審美疲勞沖淡游客對景區的好感; 應結合視覺、觸覺、味覺等多重感受增強節點的吸引力。 四、空間肌理 空間肌理主要有三種形態:行列式、圍合式、混合式;根據其功能和區位可形成不同的業態類型,單一業態或多元復合業態。
規劃設計類熱門文章
- 華中天創解讀:如何解決鄉村旅游用地痛點?
- 文旅規劃新業態 森林康養小鎮項目設計要點
- 農村土地新規劃 發展休閑農業可用土地有哪些?
- 中國傳統園林景觀設計有什么特點?
- 休閑農業規劃設計 這些土地不能亂用!
- 銀川休閑農業發展怎么樣?華中天創與您分享
- 國務院新規:閑置宅基地可入市 會有多大影響?
- 建筑設計中的風水學知識,漲知識!
- 圖書館設計方案怎么做?這些圖書館設計給你參考
- 4月1日實施!這本新標準將影響建筑設計、施工及造價!
旅游規劃設計最新新聞動態
- 三皮說文旅:鄉村旅游發展,這三大模式一點要知道!
- 三皮說文旅:怎樣做好鄉村景觀規劃?
- 三皮說文旅:鄉村旅游選址與拿地注意事項
- 三皮說文旅:民宿+,一種新生活場景的營造
- 三皮說文旅:2022年上半年旅游業近乎全軍覆沒
- 三皮說文旅:搞鄉村旅游,農民不能淪為看客
- 三皮說文旅:為何說鄉村民宿充滿了機遇與陷進
- 三皮說文旅:鄉村振興十大運營模式及案例解析
- 三皮說文旅:多部門聯合發文保障鄉村民宿用地用房
- 三皮說文旅:鄉村旅游規劃設計作用解讀
文旅規劃設計最新行業動態
- 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需要解決的問題
- 創新旅游公益宣傳 燃起心中紅色“火苗”
- 什么是未來鄉村?鄉村規劃和鄉村運營是“美麗鄉村”轉化的關鍵
- 十部門聯合發文:持續深化“互聯網+旅游”,加快建設智慧旅游景 ...
- 農業文化遺產地,優先納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
- 非法占用農用地屢發,最高檢:絕不允許在耕地上建大棚房!
- 節后旅游價格大幅“跳水”, “精明錯峰游”省錢又不堵
- 2020大數據:全國最坑的旅游景區在哪里?它排第一
- 2020國慶假期旅游收入公布,15省份超百億,這省收入居榜首 ...
- 中秋國慶十大最美賞月勝地發布! 景區最大接待量再次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