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需要做好哪些創新突破?
一場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人們對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文化精神消費需求日益旺盛,同時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又帶來很多不確定性。武漢旅游規劃公司天創文旅規劃師認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是文化和旅游部組建以來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將起到承前啟后、融合發展、創新引領的作用。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五大新使命 “十四五”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是“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笆奈濉币巹潓⒊蔀殚_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其目標必將體現這“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和承上啟下的特點,既要鞏固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又要為實現第二個一百年的第一階段的奮斗目標,即“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的基礎。1、承前啟后
2、戰略頂層設計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是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組建以來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將開啟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新征程,這對于指導文旅深度融合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2019年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門陸續整合以來,各地忙于理順機構、熟悉業務,缺乏長遠發展規劃引領。因此,通過《“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盡快完成頂層設計,使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指導今后一段時期的文化旅游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統籌發展
隨著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和實施管理工作的全面啟動,《“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需遵循項目用地與國土空間布局一體化理念,將重大工程項目統籌到國土空間規劃中,完成過渡期內現有空間規劃的銜接協同。同時將“十三五”規劃實施和“十四五”規劃前期研究統籌起來,找出重大問題的矛盾癥結,提出管用實用的對策措施?!丁笆奈濉蔽幕吐糜伟l展規劃》應緊密結合新時代背景,符合階段性特征,深入研究文旅和旅游領域的重大課題,通過“十四五”規劃提高規劃質量,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帶動作用。
4、融合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文化和旅游逐漸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力量。文化資源、需求與旅游產品、活動密不可分,文旅融合發展不能僅僅依托傳統滲透,而是要著眼于產業一體化,以實現兩個產業的一體化發展為目標?!笆奈濉币巹潙撌侨诤习l展的規劃,既要認清文化和旅游的差異,也要通過規劃實現文化和旅游的乘數效應?!丁笆奈濉蔽幕吐糜伟l展規劃》將聚焦文旅發展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的問題,在明確產業發展定位的基礎上實現優化空間布局、促進區域一體化的發展目標。
5、創新引領
黨的十九大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新形勢下的旅游發展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思想為統領,以改革驅動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文旅產業發展重點在于如何運用創新理念、創新方法引領產業融合與升級。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新產業、新業態相繼涌現的發展環境下,《“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應該是創新理念引領的規劃,堅持以創新引領發展,加快建設創新型旅游格局。
五大新方法
綠維文旅認為,規劃的編制應在全域旅游、多規合一、科技創新、空間優化、文旅融合五大方面實現創新,為國家和地區文化旅游的發展提供戰略藍圖和落地指南。
(一)全域旅游引領
全域旅游把旅游業作為一個與社會經濟各方面密切聯系的整體,著眼于旅游行業的內在質量全面提升,進而帶動國民生活品質、生態環境和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全域旅游是“供給側改革”在旅游業領域里重要的著力點,成為地方全方位實現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丁笆奈濉蔽幕吐糜伟l展規劃》要構建城鄉全域旅游發展的格局,結合當地現狀實際和未來的發展要求,從以下方面探索出因地制宜的發展模式和循序漸進的提升路徑,實現地方各個領域變革優化。
綠維文旅認為,在全域旅游資源觀的引導下,加強全域文旅特色資源開發,加強資源普查、梳理,挖掘、提升特色資源,推動文化資源宜游化保護性開發,促進文化資源向旅游資源的轉化;加強旅游客源與文化資源相互對接。豐富全域旅游產品供給,以產品端為關鍵突破點,增加創意產品、體驗產品、定制產品,加強技術革新和內涵轉化,優化產品組合模式,提高產品供給品質、擴大供給范圍。優化全域旅游文旅供給環境,按照全域供給、立體供給、彈性供給理念,推動文旅公共服務體制、節假日制度、消費促進機制等的改革創新;加強對文旅融合精品示范項目的引導、扶持力度,滿足市場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需求。
(二)“多規合一”
推動各級政府以“十四五”為契機,開展相關研究,謀劃融合發展新思路,出臺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的相關規劃和針對性政策,完善文化和旅游領域政策、法規、規劃、修訂等工作。加強產業融合指標體系建設、數據監測與動態反饋,引導各地建立符合本地區資源特質和產業實際的融合發展指標和評估體系,制定文旅融合發展數據統計和績效評估辦法;依托智慧文旅服務系統,構建區域性文化和旅游大數據平臺,豐富文化旅游統計數據,為優化文旅產品服務、加強市場管理提供依據 。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將摒棄以往旅游規劃空間布局的粗放方式,突出規劃的落地性,將文化旅游發展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有機整合,考慮環境的承載力,確定開發邊界和開發紅線,為文旅融合發展的科學管理提供管理依據。規劃需要做到與《國土空間規劃》的充分銜接,對于重點建設的文化旅游項目優先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確保文旅發展空間格局與各類用地規劃的協調統一。同時優先保障文化旅游發展規劃中重點區域、重大項目的建設用地和規劃空間,使文化旅游開發成為引領區域綜合發展的催化劑,使國土空間規劃為文化旅游發展規劃確定的重大戰略任務落地實施提供空間保障,盤活存量土地,實現土地的集約化發展。
(三)科技創新
信息技術革命將催生全新的智慧景區和智慧服務,這些實時的場景應用加上大數據分析、自媒體應用將對景區營銷方式帶來深刻變革。5G網絡會使信息傳播更為快捷,將會為文化產業開啟一個萬物互聯的全新時代。5G網絡通過與VR/AR、AI等高新技術的結合,可為博物館、圖書館以及美術館等公共文化空間提供更好的發展模式,為大眾提供更良好的公共文化體驗;杜比全景聲、4K超清、VR等在演唱會直播中流暢應用,使得人們足不出戶就能“置身”演唱會現場。新技術為文化產業創造了層出不窮的新玩法,催生更多的文化消費場景,刺激文化消費。
“十四五”必將是智慧旅游發展的五年,旅游業隨著信息技術的升級將步入新的發展模式?!丁笆奈濉蔽幕吐糜伟l展規劃》必須充分預測可能出現的新機會、新問題、新挑戰,引領創新,將先進信息技術運用到文化旅游發展中,引導科學的規劃目標設定和規劃決策。同時,建立智能化信息平臺提高文化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和管理的科學性,以科技創新為基礎,覆蓋產業規劃到開發的全過程,從而更有效的符合時代訴求,真正起到規劃引導的作用。
(四)優化空間布局
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城鄉融合發展”, 這意味“鄉” 不再是城市的附屬, 而是與“城” 相互獨立、并行發展的結構,城鄉融合發展、不斷縮小城鄉文化和旅游發展差距成為文化和旅游發展中的新要求。因此,《“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要強調鄉村文化復興。鄉村文化復興將與鄉村產業升級、社會結構優化、生態環境提升等要素互為表里,共同完成鄉村振興的時代使命。規劃要構建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發展格局,充分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不斷提高旅游接待人數和收入水平。
此外,《“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需站在城鄉融合發展的高度,全面整合跨城鄉、跨區域的文旅資源,加快泛文旅產業的集聚性發展,將文化旅游發展規劃融入貫徹到城鄉建設、脫貧攻堅、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等各類規劃中,使文化旅游發展空間成為推動城鄉發展要素共享、城鄉產業結構升級、城鄉風貌及環境優化的載體,形成文化旅游引導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空間布局。
(五)文旅融合
文化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對促進國民經濟升級和結構轉型有重大的意義。作為綜合性、帶動性極強的產業,文化旅游明顯呈現出多領域、多產業,多區域融合發展的勢頭。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核心在于實現兩個產業的一體化發展,實現旅游文化化與文化旅游化之間的融合。在文旅融合IP體系中,IP創新的本質是文化提升,中國文化IP和企業文化IP在旅游新時代都需要不斷地創新提升,有組織、有計劃、分步驟的構建目的地IP創新體系,形成目的地的IP建構的行動計劃。
兩個誤區
(一)“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十四五”文旅融合發展規劃
不能把“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簡單理解為“十四五”文旅融合發展規劃。隨著文化和旅游部門的合并,文化事業的職能也被納入了文化和旅游部門。
十四五”期間,文旅融合將進一步深化,由磨合期過渡到深化期,也將成為各地“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做好“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首先就要弄清楚當地文化和旅游部門的職能范圍,以便在規劃中抓住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可以說“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是“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十四五”旅游發展規劃和“十四五”文旅融合發展規劃三者的結合體,不可偏廢其一。
(二)文旅融合≠文化+旅游
文旅融合不是文化和旅游的簡單捆綁,不是1+1=2,而是通過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達到1+1>2的效果?!笆奈濉币巹澮裱幕吐糜伟l展的規律,促進文化和旅游真融合、廣融合、深融合。文化與旅游業,分別有事業和產業之分。文化事業與旅游事業的融合,要按照職能定位履行職責,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要實現文化和旅游生產力要素組合的最優化,實現產業效益的最大化。
武漢旅游規劃公司專家認為,文旅融合不僅僅是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還有其它方面的融合,比如與農業、工業、體育、康養、科技、互聯網等領域也要融合。
規劃設計類熱門文章
- 華中天創解讀:如何解決鄉村旅游用地痛點?
- 文旅規劃新業態 森林康養小鎮項目設計要點
- 農村土地新規劃 發展休閑農業可用土地有哪些?
- 中國傳統園林景觀設計有什么特點?
- 休閑農業規劃設計 這些土地不能亂用!
- 銀川休閑農業發展怎么樣?華中天創與您分享
- 國務院新規:閑置宅基地可入市 會有多大影響?
- 建筑設計中的風水學知識,漲知識!
- 圖書館設計方案怎么做?這些圖書館設計給你參考
- 4月1日實施!這本新標準將影響建筑設計、施工及造價!
旅游規劃設計最新新聞動態
- 三皮說文旅:鄉村旅游發展,這三大模式一點要知道!
- 三皮說文旅:怎樣做好鄉村景觀規劃?
- 三皮說文旅:鄉村旅游選址與拿地注意事項
- 三皮說文旅:民宿+,一種新生活場景的營造
- 三皮說文旅:2022年上半年旅游業近乎全軍覆沒
- 三皮說文旅:搞鄉村旅游,農民不能淪為看客
- 三皮說文旅:為何說鄉村民宿充滿了機遇與陷進
- 三皮說文旅:鄉村振興十大運營模式及案例解析
- 三皮說文旅:多部門聯合發文保障鄉村民宿用地用房
- 三皮說文旅:鄉村旅游規劃設計作用解讀
文旅規劃設計最新行業動態
- 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需要解決的問題
- 創新旅游公益宣傳 燃起心中紅色“火苗”
- 什么是未來鄉村?鄉村規劃和鄉村運營是“美麗鄉村”轉化的關鍵
- 十部門聯合發文:持續深化“互聯網+旅游”,加快建設智慧旅游景 ...
- 農業文化遺產地,優先納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
- 非法占用農用地屢發,最高檢:絕不允許在耕地上建大棚房!
- 節后旅游價格大幅“跳水”, “精明錯峰游”省錢又不堵
- 2020大數據:全國最坑的旅游景區在哪里?它排第一
- 2020國慶假期旅游收入公布,15省份超百億,這省收入居榜首 ...
- 中秋國慶十大最美賞月勝地發布! 景區最大接待量再次上調